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国际摄影周】论坛深度回顾“人民艺术家”对话“真理之眼”


10月22日下午,大坛密探参与了“2019影像北京论坛”中的主题论坛活动——“影像:时间与记忆”


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和著名摄影家朱宪民先生共同出席,两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结合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从“文学、摄影与生活的关系”话题展开,对“如何在现实中提炼时代性”“作品中体现真实性”“捕捉美好的瞬间”等内容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具有时代性高度却不乏生动有趣的学术盛宴!


活动现场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 - 

北京国际摄影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以“影像:时间·记忆”为学术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为内容主题,以中华世纪坛为主场,涵盖开幕日活动、主题展单元、专题展单元、特别展单元、摄影市场、分会场、影像北京论坛等七个板块活动。


 - 影像北京论坛 - 

2019影像北京论坛共举办31场。论坛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65位国内外嘉宾,其中包括专家学者,国内知名摄影师,国际摄影师,艺术工作者等。论坛共分为四个主题,以“影像:时间 · 记忆”“摄影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现状及趋势发展”“摄影艺术普及与文化复兴”“商业摄影的艺术性与艺术摄影的商业价值”四个维度展开为期9天的讨论交流。



影像:时间·记忆



影像与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摄影,本身就是时空控制和转换的技术,而影像价值最终会留给时间来积淀和决定。所谓时间,是人类关于运动和变化的记忆;所谓记忆,是时间运动中的人与事件的变化,所以影像与时间、与记忆,是一体生成的,且一体存在。



活动嘉宾:王蒙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


活动嘉宾:朱宪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著名摄影家。


主持人: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主持人。



光看以上的嘉宾阵容,

是不是就足以令人翘首以待?

马上跟进大坛密探的步伐,

看看“人民艺术家“vs”真理之眼“的大师对话吧!

👇

活动现场



01

如何把生活和工作,提炼成具有诗意的作品?


对话一开始,主持人李树峰先生就说道,希望王蒙老师和朱宪民老师畅谈关于“摄影、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文学和摄影之间,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作品大部分属于现实主义的艺术范畴,创作的素材灵感均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反映和提炼等等,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也有所区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那时候的人民,感觉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还有诗人在那时说过一句话,‘时间开始了’。”


1953年,19岁的王蒙先生就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将近70年过去了,这部经典作品至今一版再版,成为了几代年轻人奋斗岁月中的精神陪伴,经久耐读。从少年到耄耋,王蒙先生的作品里清晰描绘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深刻地剖析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他那颗“少年布尔什维克”初心,始终都在字里行间跃动着。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我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编织你们!”

——摘自《青春万岁》



后来《青春万岁》这部作品还被拍成了电影,不少人通过电影画面真切地感受到了建国初期时,人民的思想精神和整个社会状态都是处于一种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王蒙先生为现场观众分享他是如何把生活和工作,一步步地提炼成具有诗意的文学艺术作品的。


活动现场


王蒙先生谦虚又风趣地说道,虽然今天的主题是“影像”,但其实他对摄影的了解“非常少”,也“不太擅长”。而成为王蒙先生写小说的最大动力来源之一,则是他亲身地感受到了新中国刚建立时的那种沸腾和激情,在这样美好岁月里,他看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未来的幻想和期待,和社会上各种新鲜的事物涌现……如此值得纪念的时刻,使他萌生了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冲动。除此之外,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变迁,作为当时一个十七八岁的热血青年,也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触动,正如他所写的一样,“对一个日子的珍惜,对一个日子的钟爱,对一个日子的难忘”成为了王蒙先生把生活和工作提炼成具有诗意的文学艺术源源不尽的创作动力。


活动现场


王蒙先生认为,在文学的创作上,敏感而锐利的捕捉其实和摄影艺术也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如果把建国初期的各种照片找出来,放到今天也会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随后王蒙先生给观众们分享了许多具有时代感的小故事,比如创作短篇小说《冬雨》时,灵感是如何产生的;那时候关于“挂票”的生活经历的捕捉……


“正如王蒙先生所讲的一样”,主持人李树峰先生说道,“摄影和文学有着许多相近的地方,都是为了要留住美好,把自己所热爱的、自己所钟情的、自己所发现的东西‘捕捉’到笔下和镜头里。留住时间、留住生活、留住美好,文学和摄影是一样的,在这些核心的本质上,它们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就算是不同的艺术创作者,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份共同的思想价值所在。”


活动现场


李树峰先生接着说道,虽然摄影与文学确实有着很多相近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摄影因技术性而紧跟时代,因现场性而留下了时间遗址,因其客观性能确证曾经的存在,因其瞬间性能开掘细节,因其选择性能表达思想,因其直观形象让人过目难忘,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性的视觉记忆。



02

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时代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随后,朱宪民先生与现场观众们畅谈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关于摄影的创作心得。



在时代不断迅速变化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抓住最真实、典型的画面瞬间,表达出时代的真实性和特征,成为了摄影艺术家们共同思考的一个严峻课题。朱宪民先生从18岁就开始学习摄影,从60年代开始,他就把目光聚焦在农民身上,持续不断地记录和创作着。改革开放以后,朱老先生更是走遍了全国各地,拍摄了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大东北、大西北各地的农民,为中国的几代农民塑造出了一个集体群像,这些农民的形象,更是成为了民族的集体记忆,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村头的小食摊(摄于1978年,河南)


朱宪民先生回忆道,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变,让他内心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同时,他也非常荣幸能成为这个伟大变革的历史时代中的其中一个见证者与记录者。在他年轻时的那个年代,由于整个社会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物资供应相对比较贫乏,人民的生活条件也较为简陋,他印象中很多人甚至连水果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后来陆续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的确良、小汽车等事物了。


从70年代开始,朱宪民先生就开始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从而追溯着不同时代和岁月的记忆。在他的印象中,黄河中原那片土地上的老百姓,是那么的勤劳,是那么地善良。他还非常谦虚地说道,“我今天非常有幸,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到中国最后的农民形象”。


过节的人们 (摄于1983年,陕西)


家长里短(摄于1990年,山东)


除此之外,朱宪民先生还讲了很多他所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变化,这也恰恰与前面王蒙老师所分享的“捕捉”不谋而合,无论是文学还是摄影,只有聚焦在普通老百姓的细微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才会格外地打动人心,这是人们的真实的变化,更是社会时代的变化。


朱宪民先生还认为,创作任何艺术都是为老百姓、为人民服务的,只有老百姓们看得懂、老百姓们喜欢的才是好文学、好影像。所以在这个创作的道路上,判断作品是否优秀时,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和标志就是老百姓们能不能看得懂,喜不喜欢。


活动现场


另外,朱宪民先生继续说道:“创作的作品一定要正能量,尤其是影像作品更需要提倡正能量。一副作品能不能打动观众?能不能给人带来喜悦、希望和力量?在当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拍照片的时代,我们又在拍什么?镜头应该对着什么题材去进行创作?这些问题的背后答案,都非常值得每一个摄影人去关注和思考,它们构成了摄影创作思想中最根本的一部分因素。”


所以,如何用影像记录生活中的细节,还原最真实的时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摄影艺术研究课题。朱老先生还说道,能和刚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备受人们尊重的文坛巨匠王蒙先生共同进行对话,他感到特别高兴。



03

文学、摄影大师们眼中,那些“珍贵”的瞬间


李树峰先生说道,“其实对于时代的变化,在两位老先生身上都看到了一份共同的责任感。刚才我们说到创作要‘热爱生活,留住生活’,而现在在另一方面,就要‘记录时代变迁,留住历史’,把每个当下进行真实的记录,让这一份美好和珍重,对后人能有所启发,只有这样,所创作的艺术才能产生重要的时代意义。”


活动现场


经过了深入的学术主题对话后,王蒙先生给现场观众分享了许多创作时的小故事。我们都知道,依托在新疆生活劳动的丰富经历,王蒙先生创作了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生动地表现了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火热图景,并于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有人说,王蒙先生既是中国当代主流文学思潮的引领人物,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面镜子,他的人生经历、精神状态、探索活力和情操品行,对后辈作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而朱宪民先生,则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汲取了灵感,抓住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瞬间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和中国的改革发展历史进程,发生了不可分离的血脉关系。他也给观众们分享了他所理解的“历史真实性”,比如在70年代末,戴军帽、绿书包就成为了一个时代影像的符号;在80年代中,“黄面的”成为了北京人日常生活场景里的重要符号……这些细节揭示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时代的主流。


活动现场


照片有纪实摄影,也有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是今天照今天看,纪实照片是后人看,用于回忆这段历史的。朱宪民先生觉得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一定要抓住时代的特点和符号,要抓住85%人的生活状态才够真实,往往这样的“捕捉”才能直达人心。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敏锐观察的同时,更需要自己去提炼社会最典型的一面和瞬间的一面,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来。



04

艺术无界限,什么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核心


不知不觉就到了活动的尾声,两位老师的作品诠释出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艺术核心本质。在这场巨匠对话之间,让现场观众们感受到了中国百姓作为一个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群体,是如何穿越历史、不管历史如何变化都能挺过来往前走,他们都有着乐观、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在新时代中走向世界的那种爆发力和生命力!


活动现场



李树峰先生总结道,“王蒙先生所强调的‘对人民生活的爱’和‘对人民本身的爱’,一定是艺术的核心。是真爱还是假爱?是真有兴趣还是假有兴趣?是你拍得出东西与否的关键要义。王蒙先生在描述生活细节的画面时,是一种形象思维,这跟摄影完全是一致的,在场观众脑海里焕发出来的都是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包括后面提到的墨镜、弹吉他、星海钢琴、水磨、可口可乐广告……全都是画面,收获真的很大。”


听完了两位大师的对话后,大坛密探也获益匪浅。或许文学、摄影艺术的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如何运用文字的表达技巧和控制拍摄相机机器,而是把创作放到现实生活中,融入时代特征,才产生出真正的价值。


活动现场


小彩蛋


其实在交流活动开始前,大坛密探就悄悄潜入了嘉宾朱宪民先生的休息室,并对他进行了快问快答的“突击采访”,马上来听听他的答案吧!

     Q1

大坛密探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活动的主题和分享的内容吗?

 A1

主要分享这几十年来在中国所产生的巨变,以及如何记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创作灵感的分享。

朱宪民先生

     Q2

大坛密探

您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是?

 A2

有一张《民以食为天》的作品,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许多细节,是比较有时代性的纪实创作。

朱宪民先生

     Q3

大坛密探

您有什么想对观众和大坛粉丝说的吗?

 A3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摄影走进更多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不是一种活跃在摄影圈里的艺术。

朱宪民先生



❤️

想要观看完整的精彩对话现场?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回顾哦~






虽然今天对话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但主题却特别地令人印象深刻。王蒙先生和朱宪民先生以热爱生活、以人民为中心这个话题,告诉我们该如何发现生活,找到细节,记录时代,给当代艺术家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不知道此时文章前的你,

是否已被这场对话所震撼到?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畅所欲言


想要参与更多影像北京论坛的精彩活动?

请点击下方链接👇

速度围观!影像北京论坛要开始啦!




监制:昭一

责编:丝雨

撰稿:大坛密探瓦莱丽

摄影:王潇、时光晨、李霞

校对:旁观者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